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治理 > 司法诚信
最高检:设立80个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联系点
为适应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以下简称“最高检知产办”)确定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地区人民检察院、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等80个办案联系点。 2022年...
最高法:完善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
日前,国新办就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举行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陶凯元在会上表示,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五年来,积极探索和不断深化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改革,工作成效颇为显著。 陶凯元表示,未来深化法庭改革重点要采取以下两方面的举措: 第一,要完善国家层面知识产...
最高检:2023年1至10月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4万余人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工作情况(2023)》(以下简称《工作情况》),系统分析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主要态势,总结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的举措与成效。《工作情况》披露,随着打击治理特别是境外抓捕力度加大,2023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4...
最高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人民法院能动司法(执行)典型案例,最高法执行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最高法将适时出台新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意见,发布一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典型案例,联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公检法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执行判决、...
安徽:制发全国首例省级层面防治虚假诉讼检察建议
近日,在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武作《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安徽省强化民事诉讼监督,共受理民事监督案件35386件,年均增长26.3%,办案规模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安徽省连续三年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制发全国首例省级层面防治虚假诉讼检察建议,助推...
最高检: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确保惩治力度不减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各地检察机关以办案参与治理,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充分运用认罪认罚从宽、企业合规等制度,既有力打击恶意欠薪违法犯罪行为,又注重纾困解难,强化司法救助,有效服务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近...
公安部要求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涉疫药品及相关用品违法犯罪活动
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根据公安部党委工作部署,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全国公安食药侦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涉疫药品、检测试剂及制氧机、血氧仪等相关用品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努力为人民群众欢度元旦春节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天津市律师行业信用信息正式开放查询
为加快推进天津律师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依法、规范、诚信执业,天津市司法局积极推进落实《天津市律师行业信用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优化升级天津市律师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律师、律师事务所信用信息完整公示、动态管理,社会公众可通过平台实时查询本市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信用等级和信...
公安部:严打“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行为
日前,公安部网安局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百日行动”视频推进会,就全国公安网安部门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表示,严打“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舆情敲诈、刷量控评和有偿删帖等;全力支撑重拳打击网上勾连拐卖妇女儿童、涉未成年人网络淫秽色情、养老诈骗等侵害弱势群体违法犯罪...
广西:推行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在申请法律援助中办事慢、来回跑、证明难等问题,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快援。 《意见》明确,全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的法律援助申请均可实行告知承诺制,但法...
页次:1/7页 每页10条 共有67条 转到: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