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全市体育系统要紧紧围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齐抓,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并重”工作要求来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折不扣将提出的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党对体育事业的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决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体育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在政治思想引领、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能力、强化正风肃纪、压实党建责任上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体育类协会要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协会章程开展工作,主动接受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二)聚焦全方位保障,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打造精品体育赛事。围绕擦亮“关公、盐湖、黄河”三大金字招牌,紧扣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大决策部署,沿黄河8县市、沿汾河4县市积极打造沿黄河、汾河系列体育赛事。围绕自身文化旅游和人文特色资源,打造“一县一品、一行一品”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持续打造五老峰登山节、跤王争霸赛等品牌赛事,推动“盐马”“稷马”“万马”提档升级,着力推广永济形意拳、芮城公开水域游泳比赛暨铁人三项等新品牌,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赛事活动合作,营造浓厚全民健身氛围。办好山西省2024年男子篮球超级联赛(运城赛区)比赛,积极备战南北分区赛,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2.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对照年度任务目标,通过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财政资金等方式,推进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135个项目落地见效。围绕健身场地进社区、进农村,利用市级体彩公益金资助,完成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施项目26个乡镇街道办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向市政府和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配合省体育局做好“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项目建设和养老机构配置健身器材工作,提升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水平,让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
3.积极发挥健身引领作用。在市级完成“3+x”协会管理模式基础上,推动各县构建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各体育类协会聚焦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从实体化、规范化、专业化等方面着力,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培养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干部队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让其成为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配合省体育局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常态化试点工作,做好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准备工作,推广运动处方,引领全民科学健身。
(三)强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体育竞技水平
1.积极备战第十七届省运会。今年是备战新周期省运会的关键之年,要从项目布局、优秀教练员引进、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运动员注册、项目目标责任等方面着手,扎实做好训练和备战工作,实现“从数量扩张往质量提升上转”,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市体校要紧盯“夺金点”,要切实发挥龙头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跨界跨项选材、交流引进等多种形式,突出重点项目和重点运动员,进一步提高备战管理水平,提升科学训练实效。要坚决守住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底线。
2.建立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竞技体育要“从体制内部往社会大众上转”,根据各项目自身特点,科学布局,动员全社会参与,建立起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青少年训练体系。各县(市、区)要以“一县一特色”“一校一特色”为抓手,结合县域青少年体育发展,在特色优势项目上做精做细,以多元竞赛为杠杆,夯实青训基础,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树立“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体育理念,积极开展新周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工作。
3.积极承办举办省市青少年赛事。根据青少年竞赛计划,我市将举办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摔跤、滑雪和中学生田径、篮球比赛,各县(市、区)做好报名参赛,盐湖、稷山、冰雪协会等做好承办工作。盐湖、永济、夏县、稷山、闻喜等提前谋划,积极筹备,办好山西省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游泳、乒乓球、柔道、青少年航模俱乐部比赛,以一流竞赛组织和服务保障展示运城美好形象。
(四)围绕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
1.培育市场主体。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以体育产业项目落地为着力点,以实现体育市场主体倍增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开展体育产业调查研究,培育和规范体育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紧扣“一县一亮点”,支持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自身自然资源、文化历史资源、传统产业等优势,因势利导发展和培育特色优势体育产业项目。注重各县市体育产业布局的协调性与互补性,形成区域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2.扩大体育消费。以河津市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芮城圣天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为引领,全方位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形成主导特色产业。指导各经济主体积极申报和打造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在发展壮大和提质增效上迈出新步伐,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服务经济增长、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的作用。持续办好黄河金三角(运城)运动休闲体验季、河津汽车摩托车越野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推进体旅深度融合,扩大体育消费需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3.做好体育场地调查统计工作。2019年以来,体育场地普查被国家列入年度常态化统计工作以来,省体育局每年进行安排、开展培训,今年统计调查工作已全面铺开,各县(市、区)要从人员、经费上提供保障,对统计情况进行核查,发现问题要追责、问责,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4提升体彩销量。认真贯彻落实《彩票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加强网点建设,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加强体育彩票宣传工作,彰显体育彩票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公益属性,提升体彩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市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健全体育彩票公益金监督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专款专用。
5.弘扬体育正能量。体育事业社会关注度高,人群覆盖面广。在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的同时,也有一些负面新闻不断冲上热搜,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抹黑炒作,造成负面舆情。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体育领域思想引领,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网络安全工作,鼓励引导广大体育爱好者端正思想认识,合理使用自媒体,树正气、立新风。要加大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力度,加强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和教育,激励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拼搏奋斗。
(五)层层压实责任,维护体育行业安全稳定
1.提升依法治体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法治意识,坚持法治原则,充分发挥体育法治在体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认真做好普法责任清单制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法律顾问日常服务、政务服务热线答复、行政执法监督指导、各类法治信息报送等常规性基础工作,提升依法治体能力和水平。
2.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安全生产政治责任,按照“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部门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全面排查防范化解赛事活动、公共体育设施、运动队参赛、高危体育项目、体育彩票销售等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坚决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建立健全体育赛事和活动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实现“一赛事一清单”和“一活动一清单”,依法依规做好体育赛事活动监管。
3.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规范管理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出台《运城市青少年(幼儿)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从市场准入、场地设施、师资队伍、资金收取等方面加大体育执法监管力度。积极向社会发布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黑名单”,告诉广大学生及家长哪些是具备办学资质、手续齐全、办学规范的合格培训机构,哪些是不具备办学资质,存在安全隐患和培训风险的不合格培训机构,引导学生和家长审慎选择培训机构,降低培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