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农业生产开局较好。
一、农业经济总量大幅提升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66.9亿元,比上年增长5.5%,总量排名全省第一,增速排名全省第六,高于全省(增速5.0%)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1.0亿元,增长5.8%,高于全省(增速5.4%)0.4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农业产值完成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2%,上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1.6个百分点;林业产值完成10.1亿元,下降1.7%,占比15.1%,下拉0.1个百分点;牧业产值完成26.2亿元,增长9.3%,占比39.1%,上拉3.7个百分点;渔业产值完成0.8亿元,增长11.3%,占比1.1%,上拉0.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完成4.3亿元,增长5.0%,占比6.4%,上拉0.3个百分点。
二、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较好,产量大多创新高
(一)冬油菜籽苗生长健壮,苗情好于上年
据统计,全市冬油菜籽面积预计7.2万亩,比上年增加1.3万亩,增长22.0%。冬油菜籽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增。对种植油料的农户发放补贴,此举调动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且近两年价格一直稳定,为油料作物种植提供了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农户选择种植的增多。目前来看,一季度冬油菜籽的苗情和长势不错,这为接下来的生长和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面积产量增势明显
一季度,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8.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4万亩,增长2.4%;产量43.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2万吨,增长5.4%。一季度主要以设施蔬菜为主,品种以叶菜类和茄果类居多,其中,叶菜类产量8.8万吨,增长6.7%;茄果类产量19.6万吨,增长2.0%。蔬菜面积和产量双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政策指引,设施蔬菜面积增加。全市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以新绛、夏县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持续打造省级蔬菜标准园,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蔬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二是科学化种植,蔬菜单产稳步提升。全市加快对旧的设施大棚进行改造,提高设施棚膜的透光性、保温性,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蔬菜生长速度加快,采收面积增加,单产稳步提升。
(三)春播意向稳中有增,经济作物面积呈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全市降水偏多,当前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春播工作开展。初步调查,今年春季全市各类农作物种植意向面积约102.4万亩,比上年101.2万亩增加1.2万亩,增长1.2%。其中春玉米种植面积5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3万亩,薯类5.5万亩,豆类3.1万亩,油料3万亩,其它作物(中药材、瓜类等)约19万亩左右,除春玉米和薯类较上年种植面积下降7.9%和20.9%外,其余作物种植面积均呈现增长态势,分别较上年增长6.0%、4.3%、6.3%和1.6%。
三、仍存在的问题
(一)关注林业生产形势,扭转下降局面
受造林任务缩减和严防耕地“非农化”“ 非粮化”措施的影响,加之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各地可用于营造林面积和育种育苗面积在逐年减少,全市造林面积和育种育苗面积降幅较大。其中,育种育苗面积11.7万亩,下降3.7%,致使林业产值增速下降1.7%,持续低位运行。因此,要深入分析林业产量下降、产值降低的具体原因,对症施策,尽快扭转产值下降趋势。建议林业部门加强和上级沟通,将各县自营的造林面积纳入统计报表中,同时加大造林的力度和零星植树的广度和范围。
(二)关注牧业生产形势,提高牧业贡献率
自牧业归口管理以来,主要畜禽数据一直由国调部门负责,但通过多次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目前国调部门反馈的数据与各县上报和畜牧部门的相比仍存在差距,因此,建议各县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与国调部门做好工作对接,将全市牧业的发展现状如实反映到统计报表中,确保反馈数据符合我市发展实际。同时要及时关注畜牧业市场供求变化,对主要畜禽价格、市场供给量等影响牧业产值的因素,要提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