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发表时间:2024-05-11 10:22

  社会救助是民政部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的重要内容,既是一项政治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群众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通过学习,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格外”要求,聚焦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锚定“加快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共享。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的“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查找短板,补足缺项,强化优势,锻造长板,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狠抓落实,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一是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出台我市《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二是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通过实地访查、线上整合,汇聚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易返贫致贫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形成信息完整、分类分级、数据标准统一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在省级强化信息平台的监测预警功能基础上,实现系统上下贯通、部门横向联动、数据动态更新、信息随时可查,一旦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立即启动救助程序。

  三是切实做好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强化基本生活救助、完善临时救助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相应的救助。统筹人社、教育、住建、卫建、应急管理、医保、残疾等部门的救助资源和政策措施,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专项救助或其他必要救助。

  四是进一步强化低保扩围增效。持续落实好低收入家庭中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单人保”政策,继续开展特殊困难群体救助政策落实情况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五是强化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引导志愿服务等,积极开展“物质+服务”,支持慈善组织、社会力量为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心理慰藉、康复训练、能力提升等服务。(李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