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市监函〔2023〕24号
发表时间:2023-09-26 16:02

  关于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52149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王烨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我市食品安全亟待整顿与规范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国家在2015年修订了新的《食品安全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食品监管“四个最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我局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与食安委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市县联动,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围绕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开展各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构建起“党委抓部署、人大抓监督、政府抓创建、部门抓监管、企业抓管理、行业抓自律、社会共参与”的“七位一体”食品安全工作格局,运城食品安全状况保持良好。对于您提案中的提到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规范生产使用

  我局根据《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指导意见》精神,除日常监督检查外,每年都结合专项整治开展全市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检查行动和对使用添加剂标准进行全面自查规范工作,目前运城市7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均能合规生产,其他食品生产企业未发现有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但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采购验收制度,未及时向供货方索取许可证明或合格证明资料,食品添加剂缺少领用记录,食品添加剂与消毒清洗剂未分隔放置、称量工具未按期检定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局从三个方面着手,要求企业整改:一是建立健全制度。督促生产企业建立完善并有效执行食品添加剂“五专两公开两台账”管理制度,做到专库(区)存放、专人保管、专册登记、专人添加和专秤计量;主动公开承诺和添加剂使用;建立完善食品添加剂进货台账和使用台账。二是组织开展企业自查。严格按照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要求进行自查,自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如实填写自查报告上报各县市场局。三是责任约谈及教育培训。通过对各企业培训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教育企业的负责人、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使用人员了解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并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使用。

  今后的强化措施:一是提高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工作的重视,不断强化措施,落实主体责任、提升监管能力。二是围绕食品添加剂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环节经营秩序,做到监督常态化。三是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宣传,引导企业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开展诚信教育和技术指导,并强化企业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

  二、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出台网络监管方案。按照《食品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对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公示的监督管理,依法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证照与实际不符、未依法公示相关信息的行为。集中排查清理,严厉处罚无实体店铺、无营业执照、无许可证的“三无”外卖,把好外卖入网经营关,规范外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推行五大机制。备案登记和信息公开挂钩机制,完善网络食品经营主体信息采集和公示;线上监测和线下核查并重机制,细化网络食品日常监管;专项治理和责任约谈联动机制,及时消除网络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宣传教育和行政处罚并用机制,强化网络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行依法履职和社会共治协同机制,政企携手打造网络食品安全环境。

  三是部署网络餐饮服务专项整治。重点整治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经营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是否落实“五个责任”,做到“五个确保”。落实审查责任,确保入网商家具有实体经营门店;落实监督责任,确保线上线下餐饮服务同标同质;落实配送责任,确保配送环节餐食不受污染;落实维权责任,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落实管理责任,确保专门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

  四是探索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共治。2020年7月,运城市市场局与美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明确责任、有效协作”的原则上,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牵头、平台协同、网店自律、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体系,当时属省内首家;并聘请送餐骑手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监督食品及餐饮安全隐患,积极探索运城市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行业质量水平提升新模式。

  五是推行网络订餐“食安封签”。自2022年5月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饿了么外卖平台,向全市入网餐饮单位免费投放50万份外卖“食安封签”。入网餐饮服务单位将按规范要求在外卖食品包装封口处正确粘贴“食安封签”,并确保牢固、有效。“食安封签”具备一次性使用、开启即损坏且无法恢复原状的性能,便于消费者在签收时确认餐品是否完好无损。“食安封签”的推广使用将进一步监督入网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网络订餐“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三、小摊食品苯并芘和亚硝酸盐超标治理

  近年来,烤肠、臭豆腐、鸡排、鱿鱼等街头小吃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但在制作过程中存在苯并芘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超标的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隐患。这些食品“三小”行业(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由于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存在经营规模小、卫生条件差、硬件设施不完善、台账记录不规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低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我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治理: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有的县制定《早点夜市管理办法》,明确各单位监管职责,规定环境卫生标准;落实许可备案制度,符合《山西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管理条例》的相关条件要求后,发放相关证书和备案证;统一公示《食品摊贩信息公示卡》、《食品安全承诺书》、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打造“三小”示范店,借助“食品安全示范街”辐射带动作用,达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加强检查力度。建立审批和监管工作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有效衔接。针对食品原料索证索票、餐饮具洗消、环境卫生和餐厨废弃物处置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特别是小餐饮使用自消毒餐饮具消毒工作是否落实到位。聚焦过期食品、自制火锅底料添加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开展专项检查,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三是强化监督抽检。针对“三小”特点,制定了抽检计划和方案,实现“三小”监督抽检全覆盖,对抽检发现的问题及时核查处置。利用已建成的快检室,加大重点领域的抽查。有的县联合公安部门对“三小”是否有违法添加罂粟类原植物等进行抽检,有的县抽检发现1家餐饮类小经营店销售的卤牛肉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部分县今后将把食品小摊贩纳入“你点我检”计划。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引导,提升食品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让食品小摊贩等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熏制和烘烤食品时,改进燃烧过程,避免食品直接接触炭火,改进熏烟工艺等;煎炸时最好用棕榈油和动物油,温度控制在160~180℃,炸至淡黄色就好,还要即时清理油中残留的碎屑,以减少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外出吃烧烤选通风、抽气条件好的店,减少对油炸、熏烤等街头小吃的过度依赖,油炸、熏烤食物要限量食用,最好搭配青菜。

  四、多措并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与宣传

  (一)推进农村过期食品整治

  目前农村地区食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年龄普遍偏大,对过期食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且农村地区食品经营者常因农忙、生病、打零工等因素,经营场所长时间无人打理,造成部分保质期短、贮存条件严苛的食品成为不合格食品。为此,市市场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供销联社下发《运城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方案(2020-2022)》,重点推进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打击行动、生产经营行为规范行动、农村市场食品综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商场、超市、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批发单位为重点场所,以乳制品、肉、肉制品、冷链食品等热点食品为重点品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销售过期变质食品、“三无”食品以及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共组织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2389家次,其中学校食堂2025家次,立案374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起,收缴假冒伪劣食品452.6184公斤,罚款92.8392万元。同时,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乡镇和村委会公开栏以及农村人员集中地点张贴宣传海报,聘请专业老师对农村食品经营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二)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当前食品种类呈多样性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制假、造假技术不断改进,传统依靠眼看、口尝、手摸等的手段已经无法达到有效鉴别的目的,必须依靠检验技术检测,才能得出科学结论。食品快检还能够快速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农药残留超标,非法使用添加剂等,降低食品安全执法成本。我市每年制定下发年度监督抽检实施方案,在确保必检品种和项目不少一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检项目,市县两级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开展抽检。2022年,完成监督抽检任务24500批次,还超额完成3916批次,连续多年超过国家规定的4批次/千人,抽检合格率98.85%。近年来开展了“你点我检”、校园食品专项抽检等活动,组织了散装白酒,食醋、食用植物油、糕点(月饼)、桶装饮用水、小麦粉等专项抽检和多次检出不合格样品企业的跟踪抽检。启动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2022年全市共完成不合格样品核查处置案件509件。部分超市和农贸市场配备了快检设备,每天对部分蔬菜等进行快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示。今后,将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抽检靶向性作用,以风险较高的品种、项目、区域和环节为重点,聚焦涉及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安全性指标,聚焦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采用监督抽检与专项抽检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监督抽检。

  (三)曝光违法行为,约谈违法企业,加强行刑衔接,打击违法犯罪

  一是在网络发布监督抽检信息,不合格食品处置情况。在市场局网站通报对一家企业处罚7万元的情况,起到对企业的警示作用。通过3·15活动曝光4家企业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及处罚情况。二是对产品检验不合格的食品生产企业和企业所在地的市场监管局进行集体约谈,并对8家思想不重视、行动迟缓的企业,组织上门督导促改。对监督抽检不合格蔬菜的4家蔬菜店及蔬菜店管理方进行了约谈,要求蔬菜店认真整改,强化守法意识,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加强行刑衔接,出台了《运城市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运机制暂行规定》、《运城市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实施细则》,及时将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移送公安机关。四是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2020年以来,全市共破获食品领域刑事案件15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4人,累计涉案金额660余万元。其中抓获的屠宰病死猪肉案,11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检察机关,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五是落实处罚到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增设了“处罚到人”制度,我市在处理一起食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案时,不仅对企业进行了处罚,还对直接责任人处以3万余元的罚款;公安机关侦破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案,法院对直接责任人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四)多渠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一是利用每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展“五走进”活动,去年组织30名食品安全健康讲师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农村开展创建及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科普讲座,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教会居民和学生常见的食品安全和营养误区并现场答疑解惑,共开展活动680场次,直接受益群众累计20000余人次。二是多种媒体同造势,开展科普大宣传。近年来除在市市场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关知识外,我局在抖音平台注册了“食安运城”账号,设置“食安运城”“科学辟谣”“科普五进”等抖音专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粮油肉菜蛋奶、饮料、儿童食品、谣言等食品安全内容,以动画、现场直播及录制作品等形式,向市民宣传创建及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知识,播放总量累计达到458万次;录制的具有河东地方特色的“干板腔谝《食安运城》宣传片”,形成网络短视频爆款。三是利用食品安全专家发声。2020年,我们聘请了22名食品安全(谣言治理)专家,召开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座谈会,分析潜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提出意见和建议,如粗粮馍干中添加合成色素的问题,临床营养产品的特殊安全性,外观新奇的农产品是转基因食品吗?生鲜乳抗生素残留风险对策等。同时,在“食安运城”抖音上发布专家谈食品安全知识小视频,解答了“南瓜苦瓜可以降血糖”“吃坚果容易使人发胖”“彩色辣椒是转基因食品”等疑惑。四是利用公交站候车亭、公交车体、路名牌、出租车显示屏、户外大屏、手机短信彩铃等载体,开展多方式、多渠道、多媒介的宣传。2022年,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知晓率达95.31%、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91.56%,连续三年稳步提升。

  虽然运城市市县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了不少工作,但食品安全状况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牢记领袖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履行食品安全部门监管职责,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努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强化社会共治,欢迎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加强监督,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推进运城市食品安全工作迈出新步伐,保障运城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承 办 人:贾宏智

  联系电话:5770067  13935946611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7月13日      

相关解读
Baidu
map